看透的人长长叹了口气,心想:这哪里是大便宜啊,这分明是看似蜜糖实为砒/霜。
学阀怎么保障自己的地位?当然就是垄断知识。
而小皇帝这一把直接要他们把书籍都贡献出来,这看似温和的手段,其实是从根本上就砍断他们的根基。
初时或许不见,但假以时日,他们这一代的学阀,终究会真的沦为书籍看护保养人员!
然而这事情是他们自己捅出来的,圣旨也已经雷厉风行的下达,如今整个萧国都知道了,他们也不可能抗旨不尊,唯一能做的,就是掐准那个“贡献一部分书籍”的点了。
他们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牢牢握在手里,以保证自己未来在冲击中还能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因为工部的实验室有一个黎杰芎,黎杰芎下面还有源源不断涌入的研究者,他们带来的新的知识体系,将旧的知识体系,直接毫不留情的冲垮,残忍无情到了极致。
这些事情,皇室和部分朝官都知道,这也是为什么周承玉没有进一步直接利落的将学阀铲除的原因。
他们看着这些学阀世家的徒劳无功的挣扎,眼中带着的是怜悯和惋惜。
当然有像那些学阀世家一样为了自身而做保留的人,却也有宋老爷子、余映、符谦这样,直接将有用的书籍无条件捐献的人。
不过他们捐的不是女皇下令建的长安图书馆,而是女学自己的学校图书馆。
其实不止是女校,太学也是有自己的学校图书馆的,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字,而叫文苑、崇文馆。
女学的文苑是沈娉任学长期间自己掏钱建起来的,规模不大,书籍也是和余映两人拼拼凑凑的,多是跟科举有关的书籍,完全没有太学的丰富。
但现在周承玉借着建长安图书馆的便利,顺手也给太学和女学都批了资金,新上任的女学学长是余映的老相识,一位襄州的女诗人,她与余映都是有尊号,在文学界声望很高的人。
她并没有参加科考,但在知道女学之后便直接从襄州不辞辛劳的来了长安并就此定居,而且她也是第一个拥有老师资格证的人。
当然这个资格证目前并没有通过朝廷认证,只在女学和南书房有用。
在知道她之后,周承弋曾邀请过,然而这位女诗人并没有答应,而是选择留在女学,接替了沈娉离开后的学长之位,并完成的非常出色。
周承弋看了今年科举的名单,拥有会试资格的女举人比去年翻了一倍,纵然还是比男举人少,却已经开始叫那些男人们产生了危机感。
听闻今年长安一直很热闹,赶考的学子都比往常提前来京了,就为了长安书坊和赵家楼联手出的《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等考试模拟卷。
符谦都没想到,考试卷的销量会这么好,几乎占了长安书坊的三成盈利,直接将手头的几个冷门一点的杂志都比了下去。
符谦摸了摸下巴,赚钱的小脑筋那是一个接着一个来,主动递了信进宫去觐见周承玉,然后在长安搞了个什么小太学。
说是小太学,却只是一间屋子一张讲台罢了,值钱的还是前几届科举金榜题名的,比如上届探花余映,上上上上届探花叶疏朗等。
周承玉只在回信中随口提过一嘴,只是感慨符玉兰确实是赚钱鬼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她的私库就丰实了不少,最起码批给女学和太学的修缮资金是回来了。
难怪先帝对着一个承了爵位的小公爷干从商营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纯粹是因为符玉兰真的能生金子。
周承弋看了看,再仔细一琢磨,就明白符谦这搞得就是高考冲刺辅导班啊!
还请了这么多有真材实料的往届前三去讲课,即便只是一人一节,那也是受益匪浅的,这班的收费肯定不低。
周承弋也忍不住感慨符谦脑子是真的会赚钱。
就说那个捐赠书籍吧,符谦是真的免费捐给了女学和太学,但对长安图书馆可就没这么客气了,他也不要钱,只是提出了抽成的办法。
那些人没觉得图书馆能有多少人流,顶多就是那些学子什么的来,所以没有当一回事,随口就同意了,还对于符谦指定的窃书需要原价赔偿这种规则嗤之以鼻。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普遍清高,窃书可是偷盗,这是大问题,基本不会发生。
然而他们没想到,符谦会直接在各大杂志上刊登广告,连云梦剧场也不放过,扫盲教育班也找人去拉了横幅,知道的多了,感兴趣的也就多了,去的人一多,总要有想要借书的,销售量就上来了。
后来知道什么叫薄利多销后,同意抽成的人当真毁的肠子都青了。
包括符谦在内的一些革新派,对于长安的变化反而是乐见其成的,这证明国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也证明着萧国从百姓开始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周承弋在信中了解到这些东西还没有什么实感,所以没有当一回事。
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