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近收到了徐庶的数封信件,内容大同小异,其中“刘使君”三个字尤为突出。
作为徐庶的同门兼友人,他自然知道元直对那位使君的期许。只是刘备被迫离开徐州后辗转各地,先是不知怎的与曹Cao决裂,后又投奔冀州袁绍,于是一直无缘得见——现下那位来了新野,于是徐庶便迫不及待地前去自荐了。
听这些信件中的口吻,一定是君臣相得,如偿所愿了。
当然,徐庶写这些信不是幼稚到炫耀自己的主公有多么英明神武——主要目的是替主公招揽股肱,劝说诸葛亮亦投往刘备帐下。
以徐庶对诸葛亮的了解,他知道这位潜龙是不会困囿于一方浅水的,之所以在草庐中布衣躬耕,也不过待时而出。既然如此,若二人共同出仕使君——他写道——君臣和睦,同僚相亲,岂不是美事一桩?
诸葛亮一字一句地看完,把信收了起来。
于是过了些时日,徐庶的信又来了,这次语气微微带了点不解与责备。
他写道,使君第一次拜访,你避而不见,若是试探其心也情有可原,但是这次,隆冬时节,雪深难行,刘玄德冒着风雪前去,还不足以传达他的诚意吗?
灯火微晃,诸葛亮收起信愣了一会儿神,听着窗外寒风裹雪的簌簌声,目光收回,看着眼前书案上这一张巨幅图谱。
这幅图一直存在他脑海里,如今第一次由他亲手绘制出来。山川险要,各方诸侯,无一不包含在内。
他慢慢呼出一口气。
寒夜寂寂,但心口却涌动着熨帖的热意。
——转眼冰消雪散,大地回春。
一个普通的午后,诸葛亮从慵懒的小憩中醒来,意识到有什么不同。
一道颀长的影子被温和的日光投在廊下,那人负着手,闲适而不失仪态地静立着,似乎在观赏他院里栽的几株粉白杏花。听到身后窸窣声响,他转过身,目光微微凝在这位不世出的大才年轻的脸上,而后眨了眨,眼里盛满了笑意:“诸葛先生?”
很快,刘备军中无人不知,他们的主公三顾三请,请来了一位极年轻的军师先生。
虽说无甚名声,但被奉为上宾,颇见亲待,二人常常秉烛夜谈,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可不是嘛,听说二将军和三将军还发了牢sao,主公就说,说什么“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我说是这么说了,”另一边,刘备也在对诸葛亮提起这个话题,还无奈地叹了口气,“但也不知能开解他们几分——你也知道,武将们性情直率,只认军功。虽说现下新野无战事,招兵买马、固防屯粮才是要紧……”
“不过总有战事再起的一天。”他抬眼笑道,“到时候,我便把剑与印都交到你手上,眼前这一切——包括我自己——都听凭你指挥。”
诸葛亮静默了一会儿,道:“我明白了。”
刘备喜欢他这性子,不会诚惶诚恐地表忠心,却让人觉得沉稳可靠,尤其想到他不过是弱冠年纪,就更为可贵了。他想拍拍人的肩膀,又想到什么,手微微僵了一下,改为端肃的一礼。
“还有一事。”诸葛亮叫住准备离开的刘备,只是这次语气有些迟疑。
刘备耐心地等着。
“主公,”年轻人道,“你为什么……这样信任我?”
刘备愣了愣,不是因为提问过分直白,是因为这不太像诸葛亮说出的话。
但他还是组织了一下措辞,认真而坦然地回:“我与元直倾心相交,他说你是他的挚友,对你评价颇高,所谓交友投分,德必有邻,我一开始便对先生的品性才学不曾怀疑——与先生相处下来,果然如此。”
诸葛亮垂下眼,不知想了些什么,只是回礼道谢。刘备捕捉到了他一闪而过的情绪,但也不便多问,点点头离开了。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无意间参与了话题的徐庶便来了:“孔明,你刚刚见到主公了吗?”
与诸葛亮不同,徐庶与武将们相处融洽,这几日一直在军营亲自练兵。
诸葛亮嗯了一声:“刚与我坐谈,离开不久。”
徐庶步履刚动,顿了一下,又问:“他……没什么事吧?”
“什么事?”诸葛亮眼神疑惑。
“哦,没什么。”徐庶笑了一下,似是欲言又止的样子,但终究没再说什么。
诸葛亮目送着他走远。
很多事——比如为什么那时刘备明明伸出手来,却不着痕迹地停在半空,比如为什么刘备与他聊至夜深,有时抵不住睡意朦胧,也要强忍困倦告辞回府,这些小事就像一片羽毛荡进深潭,转瞬旋没。诸葛亮知道自己总是过分敏锐,记住这些事似乎也没什么结果。
后来他终于知晓了原因。一个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危险的、诱人的、狎昵的原因。
“唔,元直……”
那人的呻yin声堵在喉咙里,听起来模糊不清。但摆在诸葛亮眼前的景象却清晰得分毫毕现。
这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