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长青又找了勘测队打了几口深井,还在老过河旁边引了流,才保证了水源供应。
水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能源问题,当时整个郑县的用电还不宽裕,很多农村还没有通电,为了支撑长青树的运行,要耗用整个郑县五分之一的用电量,这是个难题,他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提高产能的情况下,进一步节能降耗,没有办法,古长青只能厚着脸皮去请了他们当时的化学教授,章楚的父亲,在章楚父亲的指导下,又投入一笔巨款对造气、压缩、变换、碳化、Jing炼5个生产工段进行技术改革。
设备改革完成,剩下的就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大部分工人都没有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对化工企业各方面的认知也是模糊的,安全意识更是淡薄,这个情况完全不符合现代化化工厂生产的要求。
化学科班出身的古长青,不得不亲自上阵,当起老师。
当时市面上根本没有现成可买的资料书,Cao作规范的内容都是她和陈书杰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
全厂每个岗位都有了一本对应的Cao作规范手册,,里面详尽地描述了每一步Cao作方法、每一个要注意的安全细节。
结合所学知识和实战经验,他们还对员工开展理论授课、实际Cao作。
有了老板和总工程师的亲自指导,每个人都学习的很起劲,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
古长青就像化肥厂的“火车头”,在这场技术改革中,与工人们一起埋头苦干,排除各种故障……
通宵达旦几乎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碰到技术难题,能几天几夜不合眼,生活几乎成了两点一线,办公室到车间,车间到办公室,她还把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都搬进了办公室里的隔间里,就这样办公室又成了她的卧室。
这段时间里,她甚至没有时间去想王树和,等王树和出现在化工厂的时候夏天都已经过去了,她才想起来他们已经有几个月没有见过面了。
见到王树和,她才感觉到这段时间过得真艰难,她感觉好委屈,抱着王树和向他述说这段时间化工厂的变化,领着他见证自己努力后的成果。
到了晚上,在办公室里的隔间里,两个人用最原始的动作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和牵挂。
躺在王树和怀里的古长青格外娇气,对于王树和这几个月都没有来找自己,耿耿于怀,“我没有时间找你,你为什么也不来找我!”说着在王树和背上留下了几道长长的指甲印。
王树和上去牵制住了惹祸的小爪子,“我也很忙啊,我3个月前从县政府办公室秘书调到了了大洼乡任党委副书记、乡长,大洼乡到这有70多里,来之前,刚升了乡党委书记,你可以想想,这几个月我经历了什么?为了让农民更好的生产,大洼乡政府找了勘探队,在整个乡范围内,以村为单位,一个村一个村的去挖井,一口井的最大辐射面积是30亩,你算算,我这几个月,我陪着挖了多少口井。”
想到王树和每天都要到乡下去,又一阵阵的心疼,“你什么时候能从大洼乡调到县里?”
王树和亲了亲她的耳垂,“很快,估计过了十一就能到调回县里!”
“那回到县里任什么?”
“不出意外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第48章
付出总有回报, 到1983年底,在古长青的带领下,全厂职工齐心协力, 捧出了几十余项技改, 其中有10项效果显著。长青树化肥厂的年生产能力由3000吨上升到4500吨, 化肥厂每吨合成氨的煤耗从4000多公斤降到1300公斤,成为当时同行业全国第一家扭亏为盈的企业。
全国遍地的小化肥厂, 80多万名化肥职工,无疑都被这一行业革新给震撼了!古长青和长青树化工厂一度被登上了报纸和电视,成为了小化肥厂的楷模。
王树和也从乡里调到了县里,任郑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平常两个人都很忙碌, 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见面,只有在周日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古长青想着怎样把长青树做大做强,从一个小规模化肥厂步入大规模化肥厂之列。
王树和今年已经30岁,而立之年,一个人的政治生涯和他的年龄息息相关,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在他周边,有很多年龄和古长青一般的人, 23岁左右, 自己和他们比,已经输了6、7年,他最宝贵的青春都被贡献在了赵庄那片土地上, 想起来就让人扼腕痛惜,接下来,他要做的比其他人都优秀,要用最短的时间从从郑县升上去, 35岁之前,必须回到郑城,40岁时要做到正局级(市级),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老爷子任郑城□□时的年龄也干到那个位置。
想继续往上升,就要增加自己的砝码,要提高自己的学历,工作之余又翻出了专业书,他要报考在职研究生。
已经做到□□的王耀庆,更是想着怎样把政绩做好,政治上往前大跨一步,升到省长、□□,甚至到北京.
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一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