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辂一点都没辜负他的期待,才过了两天,他便发动同乡言官上疏参奏柏贤妃教养皇次子失职,还无故迁怒万贵妃,怀疑有关万贵妃谋害皇次子一事纯属柏贤妃蓄意栽赃,望圣上明察。
商辂率领一众同乡同年同门齐声附议,从皇子生母品行良莠对皇子教养的影响出发,细细分析了查明此案的重要性,请求皇上明察秋毫,维护公道。
其他不明就里的朝臣们听后都很诧异,商大人怎么忽然抛出这么一个风向来,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没有根据?他们从前听说的可都是万贵妃专宠善妒、裁害别人啊!
皇帝简直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近些天弹劾万贵妃、要他严查案件不得徇私的奏折还仅有零星几份,但谁都看得出那是大势所趋,他如果拖延不办,很可能又要像钱太后附葬那时一样,被朝臣群起而攻。
这下有一批朝臣提出相反意见,让他去查柏贤妃,简直太好了啊!
要知道,如果外廷众口一词都让他去查万贵妃谋害案,他查出的却是柏贤妃栽赃,外廷一定都要指责他徇私舞弊,到时不管真相如何,大风向都会由外臣掌控,他和他的宠妃只会沦为外人口中狼狈为jian的反派,怕是要跟纣王妲己、幽王褒姒都有的一拼。
但由外臣提出柏贤妃有嫌疑就大不一样了,有这一批文官为他们正名,尤其还有商辂这样的重臣领头,形势就会大为好转,简直柳暗花明!
案子至今已经拖了十来天,昭德宫就那么关着,皇帝一直拖着没让严查,就是因为没想到好的处理办法。这下总算好了,当日他便下旨叫宫正司严查此案,务必尽快查个水落石出。
真查起来也就快了,昭德宫与景仁宫的下人都被一个接一个地带去问话,皇帝还特别交代,尽可能不要上刑,免得留人口实。古代问案很讲究言行逼供,但有时候不上刑也不见得就问不清案子。
问昭德宫的下人自然问不出什么,至于景仁宫的下人,真有可能涉事的那几个含糊其辞不愿招供也没关系,光是打杂的人证词便够用:每一回贵妃娘娘送来了礼品,柏娘娘看都不看便叫吕嬷嬷丢掉,吕嬷嬷觉得丢了可惜便自行处理,吃喝是跟大伙分了,贵重物品则暂且收进库房里,库房一直都由吕嬷嬷亲自掌管着,早在一个多月前她忽然告病,出宫回家去了。
宫正司再多问几句,案情就很快清晰明朗起来。
问:吕嬷嬷真病了吗?
答:谁都没看出来,反正娘娘叫她出宫她就出宫了,临走前貌似还得了娘娘不少的赏赐,连娘娘素日钟爱的御赐翡翠熏炉那个无价之宝都给她拿走了;
问:吕嬷嬷走后还有谁动过库房里的东西没?
答:没有了,娘娘自从吕嬷嬷走后就严命所有人不得开启库房;
问:那为何时隔一个多月,忽然要去库房里取摇铃给皇次子玩了?
答:我们不知道,那天好像是孙姑姑提起去开库房拿的,哦,孙姑姑不是太后老娘娘指派来的,她是柏娘娘跟前伺候的人,很受柏娘娘重用。
行,把孙姑姑叫回来重新问话。
结果孙姑姑才挨了一番吓唬就全招了,说都是柏娘娘吩咐的,她只管先弄坏原来的摇铃,再出主意去库房拿新摇铃,其它什么都不知道。与此同时,去宫外找吕嬷嬷的人也回来了,吕嬷嬷一家人都人去楼空。
这下已经不必非去追究是谁亲手塞的香块了,傻子都已经看得出真相如何。前些日周太后总在欢快地叫嚣着要严惩万贵妃,如今也卡壳了。开始她还质疑宫正司帮着皇帝徇私舞弊,宫正司直接将所有证词记录呈给她过目,甚至叫人送过几个关键证人亲口把证词说给周太后听,周太后才没词儿了。
杜嬷嬷少不得又是一番心力交瘁的暗叹:我早就劝您别急着说话呢,贵妃娘娘或许有过没安好心的时候,可柏娘娘又何尝是个善茬儿?整个儿案子疑点那么多,但凡有点脑子的,也不会真去认定是贵妃娘娘做的……
汪直则在感慨:其实这件事挺简单的,可惜这么简单的事,皇帝都没有去为她打算。如果是由皇帝亲自布局去调动商辂一派参与,不是比自己这样要容易?
第65章 做好事要不留名 案子审到最后就轮到柏……
案子审到最后就轮到柏贤妃本人了,有了下人们的证词,她已是戴罪之身,宫正司请了旨意,直接派人来收押她,没想到刚进来申明来意,柏贤妃就跳起来疯狂大骂,说他们都是姓万的贱人派来谋害她的,她要找皇上来救她,找太后告状,说着就硬要往外冲,被人拦住就又打又咬,折腾得披头散发、裙钗凌乱也不管不顾,而且力气大得惊人,几个大力宦官都被她带的滚倒在地。景仁宫正殿里好一阵鸡飞狗跳。
大伙都惊呆了,原先虽听说柏娘娘神神道道,还没谁知道,她已经疯成了这样,简直与个会说话的疯狗无异。
宫正司完全低估了逮捕柏贤妃的难度,在几乎来的每个宦官和女官都挂了彩之后,柏贤妃冲出殿门,跑到了景仁宫外,一路叫嚣着要找姓万的贱人拼命,在夹道里乱跑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