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里外见闻
温玉给自己装扮好,取了几个小粉盒在手,飞身下马,凑到黑马边,在昏迷着的楚游心脸上又涂又抹,须臾退后几步,满意道:我的易容手艺倒还没退步,阿月你瞧。
李浸月扭头看去,就见楚游心双目紧闭,浮肿着一张姜黄色的脸,印堂发黑,嘴唇泛紫,瞧着可怜可怖,笑道:任谁来看都会以为这人命不久矣,只是病得这般重,店家要不敢收留了。
温玉抿嘴一笑:到了城里,我就给她再改改。
两人这么一耽误,到得襄阳城墙时,正门外已排了不短的队。排队的大都肩挑手提,不是樵夫猎人,便是农夫农妇,天不亮便从家里出发,进城赶早市。
两人牵着马,排到队尾。前头一人左右无事,见她二人牵着高头大马,便搭讪道:好俊的马!瞧二位不像是为生计奔波的,不知怎么起这么个大早?
又有几个人听到那人赞马,好奇心起,掉过头来看。
李浸月侧身让了个位置出来,让马往前走了一步,示意道:舍妹病重,附近的大夫请了个遍,都说没办法。寒舍又偏僻,道路崎岖,城里大夫们都推说路远,不肯光降。昨夜舍妹这病突然转剧,人事不知,没法子,只好连夜赶来城里。
前面那人伸脖子一张,望到楚游心现在的面貌,咋舌道:啊唷,瞧着可
温玉沉痛地点点头,道:本来就病势甚重,家里一时又寻不到车,来的时候在马上颠了一路,唉!
前面有个人是个热心肠,大手一挥,道:急病耽误不得,我们换个位置,早一刻看到大夫也是好的。
温玉将楚游心化成那般,本只是想要有个借口解释为何带着个昏迷不醒的人,混过城门关卡,再一个是起了坏心眼,要作弄一下这优柔寡断的小道士,不料用力过猛,乡民又淳朴,倒意外讨了个巧,占了别人心善的便宜。
温玉连连摇手,推脱道:大家都赶时间,这多不好意思。
其他人纷纷说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都愿意行这个方便。
众人七嘴八舌,声音就大了,惹得一个巡视的把门兵过来,喝问道:何事在城门口吵嚷?众人又七嘴八舌解释一遍,那把门兵凑上前一望,下巴颏对温玉、李浸月点了点,转身往前走:你们随我来。
再推拒就显得古怪了,两人牵马跟上,跟在那领头的后面。
走到队伍前头,那兵士步履加快,小跑着上前去。原来城门口支着个棚子,下面桌椅板凳茶铫子一应俱全,卡哨的小队长就歪歪斜斜坐在下面,正不耐烦地查问一个农人打扮的中年人,斜眼见那兵士过来,粗着嗓子喊:又什么事?
那兵士凑上前去,哈腰道:有人生了重病,我就想能不能让她们先进去。
那小队长一挑眉:你亲戚?
那兵士打着哈哈:哪能呢,真是亲戚就不好意思开这口了。那人瞧着忒也瘆人,早点走了也清净。
小队长听了倒起了好奇心,起身道:你带我去看看。被盘问的那农人忙道:那小的就先进去了?方才排在小的后面的可全都进城多时了。
那小队长哧的一声,伸出一根指头指指戳戳:你别忙,敢偷走试试。
那农人面色发苦,也不敢争辩,又没地方坐,只好憋憋屈屈,抄着手蹲在那里,不时低头看看怀里捧着的东西。
那小队长走上前去,先看到两匹马,啧啧赞叹,绕着马身看了三圈,再看两个马主人,一般大路脸,衣服倒是挺讲究,最后才看到鞍上那昏迷着的,一望就移开眼,摆摆手招呼那把门兵:让她们进去吧。
那把门兵依言领她们先进去,二人跟在身后,就听见小队长又去寻那农人的晦气,依稀听得:什么家传的古董,我看你贼着眉眼,八成是个摸金的太守内侄女马上要办喜事,你巴巴的献还带着墓里土腥气的东西上去,你也不怕损Yin德招晦气,趁早滚回家去。
那把门兵见温玉眼露好奇,顺口解释道:那人是我们头儿的同乡,听说太守内侄女从徽州来了襄阳,在城里大肆采买嫁妆,他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进城来献宝。
温玉听到从徽州来、采买嫁妆,心头一动,与李浸月对瞧一眼,问那把门兵:这就奇了,嫁妆不该是在家办妥吗,哪有走一路置办一路的道理?更何况这高门大家的孩子,嫁妆是从刚出生就开始攒的。
那把门兵道:谁知道?不过我听人说,是因为故意要在亲家面前显显声势,你们也知道吧,亲家就是下面郢门山庄的楚家。家里舞刀弄枪的,常家姑娘可不会武,她们家里就怕山长水远的挨夫家欺负。
温玉心道:果然。说话间就到了门口,那把门兵道:你们进去吧。
两人忙道谢,那把门兵摆摆手,转身继续去巡查了。
两人先把马沿着城墙根牵到僻静无人处,温玉将楚游心脸上病容改得轻些。两人径投城中最大的客店,要了两间房,李浸月先与温玉将楚游心安顿到床上,盖好了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