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蒙国使团进城的那天,惜珍他们拿出好吃好喝的招待一番。万万没想到对方吃饱喝足了一抹嘴巴,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说是来宣战的。
陪同的众大臣一听要打仗,一下子炸开了锅, 有人慌得说话的磕巴了,还一个劲儿的问蒙国使者是不是不擅长大夏的语言理解错了宣战的意思。
惜珍冷笑一声, 摸着拇指上的扳指不紧不慢的说道:“没想到少布这么嚣张,竟然派人大张旗鼓的来我大夏国都宣战,看来是有十足的把握了。”
少布就是蒙国现任国主的名字,既然都要打仗了, 那惜珍也不用敬着对方, 直呼其名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蒙国使者哈哈大笑, “我王是雪山神者的转世,战无不胜的不死战神, 自然不用惧怕任何人。”
“不死战神?”惜珍嗤笑, “那你呢, 是不是你也不会死,不然你怎么敢来送这战书。”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这我还是听说过的。。”显然这位蒙国使者不仅大夏话说的不错, 对中原文化也颇为了解。
“两个交战不斩来使?”惜珍眨眨眼看向宋明煦, “这是什么规矩,我好像没听说过呢。”
宋明煦摇摇头,表情别提多正经了。“朕也没听说过。”
蒙国使者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他们, 万万没想到大夏的皇帝和宸王看起来挺体面的,做起事来这么无赖。
看到使者开始慌张的神情,惜珍笑道:“玩笑而已,不必紧张。”
使者干笑两声,“宸王殿下,倒是和传闻中不同。”
“不同就不同吧,”惜珍无所谓的耸耸肩,“本王对传闻也没兴趣。倒是使者,战书送到了也该回去了。”
使者起身,“那不知皇帝陛下和宸王的答复是……”
惜珍也站起身,看着他郑重的答道:“既然蒙国要开战,那大夏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
“宸王!”有大臣慌忙起身跪在殿中,“战不战是陛下和百官商议后才能决定的,宸王你随口就同意了,是真的把自己当皇帝了不成?”
惜珍瞥了他一眼,问道:“赵大人什么意思。”
“下官,下官的意思是两国交战免不了死伤,如果和平协商能使百姓免收战乱之苦,那还是不要开战最好。”赵大人说道。
“那不知道少布有没有提过,如果大夏不愿开战又当如何?”惜珍问蒙国使者。
刚还面色惊慌的蒙国使者又恢复了之前那副高傲的不可一世的表情,看着跪在地上的赵大人轻蔑一笑,“我们国主说了,如果大夏不敢与我国开战,那就献上十座城池,如附属国一般岁岁进贡了丝绸珍宝就够了。”
话音一落,就有那脾气刚正的呵斥:“实在是荒谬,我大夏岂有向你蛮夷小国俯首称臣的道理。”
还有几位武将起身请战,
“赵大人怎么说?”惜珍又问。
“这个,”赵大人跪在地上额头满是汗,“协商的话,那万事都可再商议的。下官是说……”
“够了。”宋明煦制止了还想说话的赵大人,“宸王说的就是朕想要说的。要战,便战!”
大夏和蒙国之间维持了几十年的虚假和平,终究还是破碎了。
纵使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真正的战争远比惜珍想象的要更加残酷。
蒙国军队在马背上作战的经验远超大夏的军队,且对于这次的战争筹谋已久,准备也比大夏更加充分。
每日从边城传来的军报里大多是不好的消息。
宋明煦的眉头越皱越深,惜珍一天早晨梳洗时发现自己开始很夸张的掉头发。
“怎么了?”发现气氛不对的宋明煦走过来,看到巧晴手里捧着的一把掉发,皱紧眉头。
“没什么。”惜珍将巧晴手里的头发团成一团塞在梳妆盒底下,故作轻松的说道:“可能最近没休息好,饮食也要注意一些。”
宋明煦没说话,将手放在惜珍的肩膀上。
一旁的巧晴将梳子轻轻放下,极有眼色的退了出去。
惜珍捋了捋头发,“一天掉些头发也是正常的,这应该也不算多吧。”
宋明煦低头请问她的头发,还是没有说话。
惜珍无奈的叹了口气,握住他放在自己肩膀上的手,问道:“你真的决定了?”
“这是现在最好的办法了。”宋明煦道。
惜珍闭上眼睛,不让宋明煦看到自己眼中的纠结。半晌,惜珍睁开眼睛与镜子中的宋明煦对视,“那你要答应我,不论如何都要活着回来。”
“要赢,要活着回来。”惜珍又说了一遍。
“好。”宋明煦握紧她的手,郑重的回答。
当天的早朝上,宋明煦向百官宣布他将御驾亲征,亲自坐镇指挥带领大夏将士抵御外敌守护边城。
话音一落,朝堂中就有反对的声音响起。
皇帝御驾亲征当然可以极大的鼓舞前线士兵的士气,可现在战况不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