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一下我,造不成什么威胁。”
李东阳看着谢棠笑,他也笑了:“我要回家了,以后的路,就要你一个人走了。”
谢棠被他说的有些心酸,眼睛一下子有了涩意:“老师如今能够归去,伯安虽不舍,却是欣然。虽然想到日后没有老师陪伴,心中有百般难过。但是一想到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没有案牍劳形,我的心中就止不住地漾上千般欢喜。日后老师在家里,万万要保重身体,顾惜己身。”
李东阳道:“你日后要小心谨慎,不能行差踏错。自此以后,你便是真真正正的当家人了!”
谢棠忍住自己想要哭的冲动,保住了李东阳的大腿。侧过脸轻声道:“老师放心,你的徒弟,一定会是最好的主政大臣。”
李东阳道了几声好,终究是归于默然不语。
李东阳是在一个雪霁初晴的日子离开京城的,李家门生到城门送别老师送出了三里多远。谢棠在见不到马车的影子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梁储见了心中不忍,忙劝慰了几句,又着人立刻到路旁寻个茶棚小店,带着谢棠去洗了个脸出来。
李东阳走后,对谢棠而言,绝对是一个挑战。
内阁首辅变成了杨廷和,朝中因为首辅这个金字招牌转投杨门的人着实不少。而且在杨一清也进京之后,局势一下子就变得复杂起来。
两湖的人虽然大多是愿意在老师离去后就听从于老师的弟子平道明和谢伯安,但是也是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意成为谢棠的僚属。
毕竟,江南不是两湖。
杨一清立刻抓住这个机会,把这些人拉拢了过去——以李东阳师弟的名义。
着实是忒过分了,杨一清居然来挖他师兄的墙角,往谢棠的脸上扇巴掌,实在是过分至极。甚至还让他拉过去的和谢棠关系还不错的人去弹劾谢棠,就是要让谢棠气急败坏。
但是事情不会都偏向杨一清,在这边儿得了手,说不定就会在那一边儿丢了一城。很快,杨一清丢了的那一城就来了。
——内阁在李东阳离去后要新增辅臣,杨一清他排在谢棠的后面。
不但如此,梁储和谢棠几乎就是亲如一人,杨廷和他的盟友与门生也是一个鼻孔出气。蒋冕和他有交情但是也不想得罪谢棠,因此每每不说话。这也就导致了,他杨一清在这个内阁里面,明明资历最老,却是孤立无援。
165、第 165 章
杨一清和谢棠不对付, 朝中有眼睛的人都看出来了。李东阳还在朝中的时候,有些明眼人就觉的不对,这两个人明明算得上师叔师侄, 却没有任何私人联系。谢棠见了杨一清,也只是叫杨大人, 杨总兵。从未叫过他师叔。这就很不对劲儿了。
杨一清的盟友们自然之道杨一清讨厌江南世家出来的子弟,而谢门之人也知道他们领袖和杨一清的关系的微妙的。
杨一清心思老辣, 能力出众。在内阁里面的局面虽然说不是那么好打开的, 但是他对挖了谢棠的墙角这件事还是十分自得的。一来打压了江南势力, 二来也让自己在朝中的人手增加。
但是蒋冕最近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李东阳在的时候, 他只要在老师的庇护下安安静静做事就行了。但是如今老师致仕, 谢棠和梁储执政理念相近, 因此很快在内阁里面形成了他们一系的团体。他们虽然不说, 但也是在暗示蒋冕快点站队表态。而杨一清又借着私交,暗示自己转向他的那一方。
哪一边都有着私人情谊,哪一边又都是他蒋冕得罪不起。他因此这段时间在内阁里面就好似是夹心一般。只好时常请假,时常推脱事务,保留意见。以防自己得罪人。
最可恨的是内阁里面的其他人, 哪一个不是在私下里面看他蒋冕的笑话。得志变猖狂?还是痛打落水狗?
大军平定叛乱归来, 称病的蒋冕也不得不销假上朝上衙了。他是礼部主官,如今大军班师,正是礼部忙的时候。他这个主官不在,要是出了乱子可是大罪。
王阳明回京,谢棠自是喜不自胜。自从上次相见,已经过去五年多了。虽有书信往来,却是已然不知好友究竟变了多少。当年年少时的音容笑貌, 历历往事,至今在脑海中海格外清晰。大军回京,主要将官首先要进宫面圣。
王阳明虽然是随州知府,但是在谢棠的活动之下,将王阳明调任为兵部右侍郎的调任书早在他们还未回程的时候就送到了王阳明的手里,因此他自然也是跟着班师回朝的大军一起回来。
面圣的人定是有王阳明一个,毕竟他是平定楚王、宁王之乱的主要贡献者。谢棠听到了好友归来的消息。立刻着人备下酒席,自己直接坐着马车到宫门处等他。
谨身殿
王阳明一身绯袍,长身玉立。此时他官袍上绣的尚是云雁,想来下次大朝会的时候,衣上就是孔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