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姐丧母多年,依我看,这门亲事,贵婿还巴不得一声儿呢!”
一语未了,秦母脸都气白了。在座众人也人人惊异,不由瞠目结舌。
从来没有来提亲的,明晃晃就说女方家门第配不上自家的,虽说这是事实,但程海贵为两淮盐运使,又简在帝心,不比一个空头王爷要大有可为?真真这太妃究竟是来结亲,还是来结仇?
眼见秦母已经身体都颤了起来,玉姝忙上前一步,小心翼翼扶住。只见她抬起一张小脸,人皆气愤,她竟异乎寻常的冷静:
“论理儿,这话不该我说,不过太妃既提到我父亲,父亲的脾性,我在他身边多年,也略知一二。父亲为人处世,公事也好,私事也罢,及至治家理宅、教养儿女、婚丧嫁娶等大小事,从来只凭一句话,只遵一条准绳。”
说罢一字一顿,字字清晰,声若坚玉:
“富贵权势,皆是俗人所求,真情至意,方为天地正道。”
“太妃,请回罢!”
……
一场闹剧就此落幕,秦母不过是气怒攻心,一碗参汤下去后便悠悠醒转,拉着玉姝的手,又是垂泪又是欣慰:“好孩子,委屈你了,你那番话说得很是!”
虽说益阳太妃是长辈,玉姝与她争执当属无礼,但当时的光景,谁听了,不赞她一句聪慧机敏,不卑不亢?
她说富贵权势皆是俗人所求,便是在拐着弯儿地骂拿门第说事的太妃是俗人,偏太妃又不能驳她,皆因玉姝转述的乃是父亲之语,且又是堂皇正道之论,难道太妃还能说她不对不成?
因此那太妃是气得脸色紫涨,偏偏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一张脸憋得跟猪肝似的,煞是好看。
秦母房里的大丫鬟檀荷已经来请她走了,她只能一甩袖子,汹汹而去。她一走,众人都是轰然叫好,都道:“真真是程姑娘替咱们出了口气,到底是读书人家,一张嘴怎就这般伶俐呢!”
秦雪在旁,此时也道:“玉妹妹,你别怕,京里谁不知那太妃是个什么德性,今日纵她规规矩矩地上门,老祖宗和姑父也不会把你许给她家。”
秦母也道:“很是!”却又不免担心,“不过她气量狭小,今日丢了这样大脸面,若是在外头胡说坏了玉儿的名声……”
闻听此言,众人都露出忧色,玉姝却抿嘴儿一笑:“外祖母不必担心,依我看,今日之事,那位别说四处散播,怕是一个字都不会漏出去。”
一丝不挂(H)
秦雪不禁疑惑:“为何?”
却见玉姝笃定非常:“我虽与那位不过是今日才有一面之缘,但她的性情行事,也早有耳闻。她既眼高于顶,又怎肯让人知道她今日如此窘态?”
原本是自信满满,从来不觉秦家会拒婚,谁知不仅铩羽而归,还被玉姝以言辞奚落,这要是传出去,益阳太妃怕不是要气厥过去,自然要死死捂着,不教旁人知晓。
一语未了,众人都大笑起来,都道:“还是你看得明白。”
秦母方放了心,服过药后歇下了,玉姝姊妹几个又说了一回话,方才慢慢回房,次日一早,就有公主府打发人来接玉姝:“公主说想姑娘了,请姑娘过府一叙。”
秦府众人早习以为常,最近一段时日,公主来接玉姝的次数是愈发频繁,且经常留她过夜,不过常事。
当下玉姝更衣毕,出门上车,帘子掀起,却见车厢内早已坐了一人——
乌青云纹的长衫,手握一卷书,正懒懒倚着。行动举止间,优雅清润,自有一股潇然之态,正是萧璟。
见了他,那扶着玉姝上车的婆子却仿佛没看到一般,轻轻放下车帘。只见这辆马车也早换了,外头看着不显,里头却宽阔无比,别有洞天。
玉姝脚下踩着松软的波斯地毯,道:“又要哄我去哪?”
萧璟把书一扔,含笑将她搂住:“是你总抱怨家里闷得慌,我才挖空心思带你出去,今日倒又说我哄你了。”
原来玉姝自与萧璟互通心意后,二人柔情蜜意自不必说,萧璟因深知她天性不喜拘于内宅之中,便经常打着公主府的旗号接她出去玩。
这满京的园林山水,短短数月,玉姝已看了个遍,遥想当日在家中时,因父亲公务繁忙,不得陪伴她,也不曾过得这般自由惬意,心中之畅快如何能尽述?
一时不由深幸自己得遇萧璟,皆因她这般古怪的脾气,天底下,恐怕也只有他一人不仅肯容,且还百般满足。只见她轻哼一声,眉梢眼角却都毫无嗔怒,从荷包里拿出一物,往萧璟怀里一扔,道:“给你的。”
萧璟接住一看,只见是一方小小印章,上刻着他的字“丛云”。这印章以鸡血石雕就,温润无比,显见雕刻之人雕完后又贴身把玩许久方得。
不禁想到自己之前曾提过一句印章遗失了,算算日子,那会子还不曾与玉姝互通心意,不由又喜又叹,将印章珍而重之地收好,又道:“送我这般厚礼,想我如何答谢?”
玉姝歪头想了想:“前儿你不是说城外有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