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祈初立,城门防范严格,入城之人需排队验明身份进入。此刻已临近黄昏,池鹿鸣分外焦急,她一个女孩儿若今天进不了城,流落城外究竟不妥。她越想越张惶,拼命挤到城门口,欲要进去。
东洲于池鹿鸣而言,如同京城于池遇一般,这里也是她视作耻辱之地,她不愿意长留此地。她当然不会去打破父母的计划,如今的她已不再是那个任性率性的少女了,她选择了沉默与顺从。
☆、世事如今尽服输
沈沉一直在外,并未受到过多冲及。当大祈朝建立后,他从云南来东洲的路上还顺手牵成了几笔生意,手头也很活络。他下一步计划去北地的上京,他似乎是一条活鱼,在新朝依然能找到水,让他活蹦乱跳。
对于舅父的归来,池鹿鸣更是非常高兴,而且她的父亲也快回来了,一切的不如意似乎就要过去了,即使回不到原来,但也不会比现在更难了。更重要的是,去安城之时她就提议去投奔舅父,现在她或许可以跟随舅父浪迹天涯而去了。
沈沉与友人约好在上京会面,他不能再等池遇了。他给了沈浮一笔银子,让姐姐与池遇商议在京都买个宅子度日,承诺会定期寄来银票供养他们。沈浮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全家竟然要依靠这个不着调的弟弟,想起原来对他多有呵斥很是歉然。
待这骑人马进城后,人群复又迅速围拢,向城门挤入。池鹿鸣在人群中百般奋力,依然不得其法。临到关门,左右总有人从侧面包抄把她挤下;且她又只有一人,无法抱团取胜。几次三番,她终于放弃,只求能前面的人迅速通过,还留些光阴让她赶在关城门前能进入。
沈访娘是为夫君池鹤鸣守节,或者说她觉得池鹤鸣值得她为之坚守。然而池鹿鸣未来能有什么好婚事呢?即便有舅父沈沉的接济,她也无法相像自己在某个农家小院重复劳作地过完一生。不,她不甘心,如果是这样的婚姻,她宁愿不要。
池“公子”鹿鸣从水路再转陆路,万幸颇为顺利到了上京。
沈浮心下焦急,反驳道:“她是男儿吗?莫不是要学了姜惠卿?”沈访娘劝慰公婆:“父母大人请放心,待妹妹到了上京,舅父也定会把她带回的。”众人一听皆以为是,沈沉肯定是不会放纵她的,想必会把她全须全尾送回,于是略放下心来。
池遇不愿回旧京安宅,他不愿意离开儿子,其实众人都知道,他更不愿回到那个他视为耻辱的地方。于是他们决定就在东洲,在离鹤鸣墓庐不远的地方买个农家小院,就在此地伴儿子长居。
沈访娘坚贞沉静,她上奉公婆、下育儿子,内做女红、外管家务,极是能干与沉着。界水一家三口就更不用提了,尽心尽力,不管世道如何变换,始终忠诚于主家,或许还有因池鹤鸣之逝而赎罪的良善之意。
忽然一骑官军从城外策马而来,喧闹的众人纷纷自觉分列两边,腾出一条道来让他们先入。连最吵闹的孩儿都被大人揽在怀中吓得不敢出声,唯恐卷入他们的马蹄之下。随着人群安静,池鹿鸣才稍稍站定,好不容易吁了一口长气。
在一个初冬的清晨,她起了一个大早,拿着早就收拾好的行李与从沈沉那偷来的银子,离开了这座朴实的小院。她到了东洲城里迅速买了一套男装置换了,尔后径直朝码头去了。沈沉临走前给姐姐留下了他在上京的地址,池鹿鸣暗暗记下来了,她要去找舅父,跟随他走遍天下。
池家在曲江边买下几间屋子并几亩田地,池遇每日读书劳作,县主含饴弄孙。他们的夫妻关系虽然回复不到池鹤鸣亡故之前那般亲热,但彼此都不再提及往事,也能相敬如宾,如一对寻常夫妻。
池遇不以为意,道:“好男儿志在四方!”
众人皆拥挤至城门处,守门官差心下焦躁,骂骂咧咧,叫嚣要列队,否则一个也不放入。但人多杂乱,如何听命,城门处顿时乱作一团。池鹿鸣人瘦单薄,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她只恨素日不曾习武,此刻毫无办法,只得将包裹抱在胸前以防推搡。
马蹄声渐至,池鹿鸣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这骑官差似乎是大祈禁军,都是些少年郎君,好不威风。池鹿鸣莫名一阵心酸,曾几何时,她也要忍受自己曾经鄙视的武夫耀武扬威了,现下自己与这群人已是了云泥之别。想到此,她不堪尊严扫地,别过脸去,不再看他们。
安定下来后,浣衣都由钟妈妈接过去洗了,鹿鸣不要再做这恼人的活计了。闲下来的她忽然觉得这个家并不需要自己,她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人。她也不甘心这样过下去,她自问自己是做不到像沈访娘这样安之若素。
池鹿鸣一向晚起,等到池家发现她留下的书信,待钟伯与界水赶到岸边时,她早已上了渡船到了江中了。
沈沉走后几天,池遇与钟顺伯果然放出来了。全家相见,喜极而泣。池遇清减了很多,夫妻俩见对方俱已老矣,更是百感交集,恍若隔世。
子殁去,夫君入狱,身无财物,下有幼女弱孙,极是困苦,所幸有三位义仆不离不弃。
正懊恼之际,忽然有个兵差指着她道:“你,过来!”池鹿